搜書吧 > 都市小說 > 問鼎十國 > 第一百六十一章 萬千感慨

    耶律敵烈對於此次中原之行還是很期待的,在雲中的時候,給洗腦的不只是他麾下的那些將官百姓,連他自己都對中原有著一定的嚮往,想要親眼看一看,中原是不是真的如說的那樣。

    為了減少南投的壓力,耶律敵烈這一次將麾下核心將官都一起帶上了。

    他也不怕因和談不攏,給羅幼度一鍋端了。

    耶律敵烈的兒子耶律哇哥現在還不過五歲,就雲九州這種狀態,哪怕自己留下後手,死在汴京,也掀不起風浪。

    畢竟冬季還未過去,誰也不敢保證漠北契丹與蒙古還會不會去而復返。

    現在楊業率領的靜塞軍,府谷折家、麟州楊家的兵馬都在北方駐紮,還有一部分支援過半的步卒兵士,雖未選擇進兵,卻也並沒有撤退,而是在代州附近原地整備,隨時隨地都能出雁門關。

    耶律罨撒葛、兀氏乞兒此次南下,給了中原足夠的理由出兵雲九州。

    就這情況,耶律敵烈完全不知自己留個後手有什麼意義。

    都這樣了,左右都是一鍋端,索性大度一點。

    他們一行人南下,過了雁門關,進入山西北部的山澗。

    耶律敵烈高居馬上,看著眼前湍急的溪流,左右巍峨的高山,心神莫名有些恍忽,說道:「李長史,此為何處,如此險峻?」

    耶律敵烈此番南下,負責一路陪同解說的正是太原府長史李穆。

    李穆答道:「此乃白馬嶺,乃入太原之要道。」

    耶律敵烈點頭附和,說道:「此地險要,確實難纏。」

    他也不知為何,自己對這白馬嶺情有獨鍾。

    即便遠離了,也忍不住回頭望一眼。

    耶律敵烈第一站到了太原,看著巍峨的太原城,驚嘆的失了神。

    沒有給焚毀的太原,六城相連,屹立於山澗之上,以石橋相連,是古建築的一大奇觀,智慧的結晶。

    盧多遜看著面前這移動的功勞簿,熱情設宴款待。

    盧多遜與耶律敵烈之前並沒有會面,但作為負責與雲九州往來的橋頭堡。

    兩人神交已久。

    耶律敵烈對中原越發依賴,與盧多遜明里暗裡的操作是分不開的。

    當然耶律敵烈只是知道盧多遜這位太原府的知府給了他極大的幫助與便利。

    此番南下所攜帶的禮物中,就有一份是特別給盧多遜準備的。

    耶律敵烈特別客氣:「北方天寒,在下特地準備了貂皮大襖贈予先生,還望先生收下。」

    盧多遜伸手接過,不住道謝。

    李穆見笑盈盈的盧多遜,心底好笑:這真是給人賣了,還幫著數錢?

    耶律敵烈離開了太原,繼續南下。

    李穆在沿途的安排很體貼,他知草原人不習慣坐船,並沒有走更近的水路,而是從風陵渡口乘大船南下到孟津港,先到洛陽暫歇,然後才從陸路前往汴京。

    在準備登船的時候,耶律敵烈忽然發現有一行書生人對著他指指點點。

    耶律敵烈看了幾眼。

    對面見狀,紛紛作揖行禮,好奇對著李穆說道:「李長史,他們是誰?」

    李穆向他指的地方望去,見是一群不認識的書生,搖了搖頭道:「不認識!」

    他大步走了上去。

    耶律敵烈只見李穆與他們細細說了兩句,便領著他們來了。

    書生們共有六人,他們來到近處,一起向耶律敵烈行禮。

    為首一人叫蕭雲說道:「大王攜雲九州歸附,此高義如海,我等末學之輩,深感敬重,故而行禮而拜。」

    李穆解釋道:「他們是參加春闈的士人,正相聚前往汴京。」

    耶律敵烈訝然道:「你們如何得知這一切的?」

    蕭雲道:「我等是從《山西日報》中得知的。」

    耶律敵烈來了興趣,說道:「可否借我一觀?」

    蕭雲道:「便是贈予大王亦無妨,這是在下自己抄錄的,不如出版的工整,還望見諒。」

    山西日報自然是朝廷報紙的衍生之物。

    五代期間,相比中原混戰不休,江南、吳越、巴蜀少有戰事,以至於文風鼎盛。

    杭州、金陵、成都號稱三大印刷業中心。

    中原整合了三地的印刷技術,造紙技術,令得印刷造紙更加便利節約。

    報紙也因此推廣於朝廷的各地州縣。

    這報紙除了花錢購買以外,還允許士人學子往各地的進奏院抄錄,給真正貧困學子了解天下大勢的機會。

    耶律敵烈從蕭雲手上接過《山西日報》,與蕭雲一行人道謝之後,便上船去了。

    李穆給他們準備的渡船很是平穩,耶律敵烈並未感受到劇烈的搖晃,找了個地方看著手上的《山西日報》。

    他並沒有刻意挑選自己的那一部分,而是一點點的細看。

    這第一篇文章居然是盧多遜寫的政策總結,這文章寫的是白話文,簡單易懂,他看得很是舒服。

    主要介紹了今年山西的小旱情況,也寫明了旱情因為朝廷治河,建造水車的緣故,並未受到大的影響,並沒有造成小旱成大患的情況。

    肯定了各地官員的工作,提出了修壩建堤清淤的任務。

    這種工作總結,在後世那是再常見不過了。

    只要是個官,隨口就能來幾句。

    可在古代真不多見,因此耶律敵烈見狀是嘆為觀止,心道:「此事傳開,百姓們還不賣力響應朝廷的號召?」

    這設身處地一想,耶律敵烈頓覺自己就跟蠢豬一樣。

    契丹人深受漢化影響,中原百姓有義務勞役。

    契丹同樣也有,契丹百姓分為牧民與農民。

    牧民需要承擔修橋、築路、治河、搬運官物等工作,而農民則負責驛遞、馬牛、旗鼓、倉司、運輸、保管官物等任務。

    別想著到了古代安安心心地就能生活,身為公民百姓,有義務免費為國家出力。

    這義務勞動,顯然存在著被迫的情況,百姓極為抗拒。

    中原通過報紙的方式,將目的意義說給百姓聽,對於徭役自然大有好處。

    耶律敵烈暗自感慨,要是自己有一半這能力,雲中的道路何至於幾年未修整好?

    他繼續看下去,第二頁居然是一封表彰的文章。

    表彰一位叫蒲德的燒煤工人。

    中國古代對煤炭的開發,領先於世界。


    東漢班固的著作《白虎通·封禪》中就有詳細的記載。

    從漢代以來,煤炭從最初的用作取暖燒火做飯的燃料以外,甚至還開始向冶煉方向發展,從冶煉農具到冶煉兵器,都可以看見煤炭的身影。

    《諸界第一因》

    山西產煤亦產銅鐵。

    羅幼度在攻取北漢以後,任命擅於冶煉的繼顒和尚負責治銅鐵。

    新朝建立,需要大量的銅來製作錢幣,也需要大量的鐵來鍛造兵器、鎧甲。

    這龐大的鑄幣、煉鐵需求,衍生了許多這方面的好手。

    其中負責燒煤的蒲德就有了意外發現,他在燒煤的時候發現一些煤渣。

    這些煤渣居然比生煤熱量更高。

    經過研究,蒲德研究出了從生煤提煉焦炭的技術,提高了煤炭的功效。

    原本一個時辰才能融化的生鐵,用焦炭只要半個時辰。

    而且以焦炭煉製出來銅鐵質地更好,效率更佳,產量與質量並存。

    《山西日報》末尾還表明,要向中原朝廷上表蒲德的功績。

    耶律敵烈看得心癢難耐,《山西日報》並沒有細說焦炭怎麼來的,只是一個勁的表功。

    好歹也當過幾年的雲九州的老大,自然明白冶煉效率、效果的提升,對於一個國家是何等重要。

    耶律敵烈不止一次對楊業麾下靜塞軍,那一身鐵甲的垂涎。

    轉念一想,耶律敵烈心頭一樂,這《山西日報》都記錄了自己的事情,地方書生都讚美自己,想來此行無礙。

    自己是哥舒翰,表現好一點,保不准也能得到一支鐵甲騎兵呢。

    耶律敵烈繼續看下去,下面一頁寫得正是他的事跡。

    一看署名又是盧多遜,一拍腦袋,悔不當初。

    禮物還是送輕了呀。

    應該將自己的那件熊皮大襖送給他。

    耶律敵烈帶著幾分忐忑的往下看,通篇都是溢美之辭。

    相比趙普寫文章,半天憋不出一個屁來。

    盧多遜那是名副其實的進士,博涉經史,文辭敏捷,即便是白話文也寫得流暢優美。

    耶律敵烈都給誇得有些臉紅,不好意思的又看了幾遍,然後戀戀不捨的看餘下的文章。

    接下來的幾篇文章或是宣揚孝道,或是好人好事,或是精彩文章。

    耶律敵烈大感震撼,嘆為觀止。

    中原遠比他想像中的更要可怕。

    耶律敵烈記得他父親耶律德光曾經說過一句話:「崛起的中原不可敵,能夠身在中原混亂,禮崩樂壞的時代,是何等的幸事!我契丹當趁中原疲軟,民心不定之際,入主中原,取之國祚,問鼎天下。」

    唉!

    一聲長嘆,耶律敵烈低聲道:「現在的中原,就是不可敵的時候吧。」

    路上隨意遇到的書生,都了解國事,心繫國事,何況他人?

    洛陽本就因為絲綢之路的開通,一掃往日沒落。自從任命為西京以後,地位更是直線上升,加上洛陽城的整體修繕。

    這承傳多年的歷史古都正在一點點的重現昔日光彩。

    耶律敵烈如同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一樣,帶著幾分麻木的道:「這一重建的洛陽城,以勝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許多。」

    這還未到汴京,一路上的見聞,已經令他有些麻木了。

    在洛陽驛館住了一宿,第二日,他們一行人繼續趕路,沿著官路東行。

    一路上的商販,文士武夫往來不絕。

    個別看出他們身份的還會上前問好行禮。

    沿途的百姓見到他們,只是自主的將路讓開,並沒有任何懼怕的意思。

    耶律敵烈忍不住問了一句:「中原的百姓見官不懼嗎?」

    李穆道:「最初是怕的,這些年好多了。別的地方或許不好說,但大王已經進入了天子腳下。這汴京城中有一個寇判官,還有一個韓鍾馗,誰敢隨便尋百姓麻煩?在汴京有一句話叫『沒有判官寇不敢抓的官,也沒有韓夫子不敢彈劾的人』。」

    耶律敵烈大開眼界,奇道:「這有判官有鍾馗,有沒有閻王?」

    李穆怔了怔,笑道:「閻王自然就是今上……」

    耶律敵烈細問之下,方才探聽出了一點昔年舊事。

    耶律敵烈進獻雲九州意義之重大,並不亞於吳越獻土。

    對於接待他的排場也僅次於錢弘俶。

    由五相相迎,羅幼度親自在汴京皇城迎接。

    耶律敵烈見此排場,也是紅光滿面,但他不願意當第二個錢弘俶,在汴京城中享受,所以表現得極為虔誠,紛紛與五相行禮,並不以契丹王子的身份示人。

    入得城中,整條御道聚滿了百姓。

    除一部分撒花的百姓是城中豪紳為了表現自己對朝廷的支持以外,大部分都是自發聚集來的。

    中原人對於主次分得很清。

    在絕大多數人眼中,與江南、巴蜀、嶺南作戰,那是屬於內鬥,自己人打自己人。

    但是收復燕雲十六州不一樣,這是真正的榮耀。

    燕雲十六州為契丹占據,從道義上來說,那是中原漢人的痛。

    歷史上趙匡義為何拿了北漢不滿意,還要去拿幽州?

    他很清楚,拿了北漢,固然可喜。

    但對於他的地位並不穩固。

    打北漢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事情,拿下幽州,那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毫不懷疑的說,如果趙匡義拿下了幽州,奪回燕七州,甚至不用拿下雲九州,燭影斧聲就不是個事。

    一個皇帝的評價標準,永遠不是私德。

    偏偏趙匡義功績不過關,私德又靠不住,黑他,那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羅幼度拿下燕七州,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威望,現在連雲九州都歸附了。

    天下人焉能不興奮,焉能不對之歌功頌德?

    擁有民族自豪感的百姓,莫不撕心裂肺地高吼著。

    耶律敵烈看著四周密密麻麻,猶如蟻聚般瘋狂的百姓,臉色有些蒼白。

    他再一次體會到為何他父親會說「崛起的中原不可敵」。

    自始皇帝起,華夏大一統的文化深入骨髓,經歷漢唐璀璨文化洗禮,華夏民族累積的民族自豪感是世上任何民族都無法比擬的。



第一百六十一章 萬千感慨  
相關:  永生武聖  初唐:砥礪前行  砥礪前行小說免費閱讀無彈窗  大唐虎賁  盛唐劍聖  砥礪前行小說免費閱讀  建造盛唐    1644英雄志  從紅海行動開始的文娛  團寵小奶包,我是全皇朝最橫的崽  大道神主  我在武俠世界僱傭玩家  
搜"問鼎十國"
360搜"問鼎十國"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