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7月12日,艦隊橫跨大西洋,抵達美國東海岸。
在之前的幾周里,遠航艦隊訪問了英法德俄意荷西等國的本土,也訪問了法國的北非殖民地,均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同時也開展了1系列的外交活動,大量的歐洲民眾也得以登上中國的戰列艦。
而經過兩周的航行,艦隊來到了美國東海岸的紐約,在這裡,美國大西洋艦隊旗艦科羅拉多級3號艦華盛頓號代表美國海軍對中國艦隊進行了歡迎。
華盛頓號與河南號同框,無疑是1個歷史性的時刻,在設計之初,河南級戰列艦便是為了對標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而在設計建造中,無論是防禦、火力還是航速,均對科羅拉多級有著1定的優勢,河南級的航速高過大峽谷鐵王85.5節,而火炮的威力雖不及對方,但散布明顯優於對方,即便是在嗑藥的情況下。
而兩艦的外觀也十分好分辨,圓滾滾的是華盛頓,兩根鳥籠桅杆的是華盛頓,體態修長的是河南號,前塔式後3腳桅杆的是河南號。
美國在1戰時期造的「鐵烏龜」都不重視航速,並且從內華達開始用了3聯裝炮塔,相對可以保持短胖的船型。
當時美國人的防禦設計思想還有1個水線受裝甲保護的比例這1因素,而拉長艦體基於這種思想就會拉長裝甲帶從而浪費重量。
當然,美國戰列艦跑得慢還有很大程度是受限於他們的電推技術,這玩意看著高級,但想要玩得轉,那得等到30年代,最典型的就是法國人的諾曼底號郵輪,喪心病狂的法國動力能把1艘8萬噸的大傢伙推到32節以上的高速。
而國防軍受中俄戰爭的影響,在航速方面就有較高的追求了,除了早期妥協於技術等原因建造的21節戰列艦,其餘的戰列艦均擁有在當時不錯的航速,同樣的,維持這樣的航速也就讓國防軍的戰艦在艦體設計上相對修長。
乍1看與英國人很像,但英國人主要是窄,是受限於那堆舊船塢的限制。
在華盛頓號及幾艘巡洋艦的引導荷陪同下,遠航艦隊駛入了紐約,遠遠望去,便能見到這座世界第2大城市的輝煌景象。
沖天而起的高樓大廈,繁榮的商業街,西裝革履的行人,各種5顏6色的霓虹燈與廣告牌,街道旁1連串的出租車......
這些景象在任何1個國家都難以見到,無論是巴黎、上海,還是倫敦,都沒有這般現代、發達和金迷紙醉。
1922年至今,在戰後的短暫困頓之後,美國gdp開始以每年5%的增長率持續增長,這是在世界上任何1個國家在和平時期都前所未見的,整個2十年代,美國的製造業增長了34%,人均產出增長了21%。
正如所有人對於美國的第1印象,高樓大廈、車流如織與5顏6色的霓虹燈,就是這個時代美國的最好寫照。
汽車工業方面,20年代中期的美國每10秒鐘便有1輛福特汽車走下生產線,1926年美國全年的汽車產量超過了420萬輛,以絕對的優勢居世界首位。
與之相比,中國在1926年能夠生產11.2萬輛汽車,而原本不怎麼重視汽車的英國也已經擁有了近20萬輛的產能。
作為汽車工業之父的法國則只有19.2萬輛,並且由於經濟的疲軟,在間戰期的發展也基本望到頭了,未來十年都沒有大的變化,而作為列強吊車尾的義大利又遭受了連年的內亂,已經萎縮到只有不到1千輛的規模。
不過,與這些歐洲國家不同,中國的汽車工業發展的非常不均衡,有著明顯的軍事色彩,1926年中國1共生產了10.3萬輛卡車,占據汽車產量的91.9%,而歐美國家的這1比例則普遍在20%以下。
當然,這也是因為中國的汽車工業是從歐戰開始才逐漸發展的,在1914年前,中國的汽車產量只有不到1千台,而在歐戰期間和戰後建設的大量生產線自然都是以卡車為主。
不過,雖然說規模不大,但到底還是自己1磚1瓦建起來的,不存在援助這樣的好事,也是殊為不易了。
而且中樞上下也非常重視汽車工業,將其歸入了工業計劃的核心項目。
中國的重工業計劃的黃金髮展期實際上是在1戰後,1910年前,中國雖然有英國的支持,但缺乏足夠的人才,直到《十年發展綱要》實施完畢後才擁有了較多的受教育人口和工人,能夠獨立完成「工業計劃」這1複雜項目。
而前兩個工業計劃正好處於歐戰期間,中國進口外國機械工具機等工業生產設備都有所下降,因此相比於輕工業的騰飛,電器、汽車、飛機等行業雖也有較大的進步,但速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快。
1戰後,隨著德國戰敗,各國開始裁軍,中國在歐洲低價淘來了大量的重工業設備和技術人員,第3個工業計劃的重工業項目得以飛速發展,汽車工業的規模也在這56年間翻了3倍。
在電器工業方面,中國肯定是不如歐美國家的,相比於美國的電氣化大進步,中國目前在做的還是推動收音機在城鎮居民家中的普及和電燈的普及,至於電風扇、洗衣機、電冰箱、吸塵器這些東西還是只有城市居民才能夠享受到。
歐洲方面的新興工業也有著不錯的發展,實際上,這也是歐洲發展的1個縮影,在2十年代的後半截里,德國、比利時、瑞典等國的工業生產增加占據了歐洲工業生產增量的大半,俄國和法國的工業恢復也貢獻了較多的增量。
而英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的經濟則愈發疲軟,尤其是英國,雖然在電器等新興產業有了不錯的發展,但煤鋼、紡織等傳統工業卻萎靡不振。
在參加過美國人舉行的奢華晚宴後,電影電視等新型娛樂方式本身雖然不至於讓海軍官兵們驚訝,但其中的節目依然有著很強的吸引力。
在美國訪問的時間無疑是整趟旅途中最為有趣的時光,兩國官兵舉行各種聯誼活動,進行海上演習,而且能夠充分享用頗具美國特色的高甜度食品,諸如可樂、甜咖啡、冰淇淋。
雖然中國並不缺糖,但想要像美國這樣,讓每個人都能4無忌憚的享受甜食,依然是1件困難的事情。
當然,美國人的糖類攝入也讓遠航艦隊的眾人震驚,就美國那生活習慣,很直接吃糖有啥區別?
國防軍官兵們默默的觀察著美國海軍的表現,作為美國國防力量的絕對支柱,美國安全的根本保障,美國海軍表現出了良好的素質,海軍體系全面,理論充滿創新,官兵展現出1種蓬勃向上的積極態度,相比於已經帶上了絲絲暮氣的皇家海軍,美國海軍毫無疑問是國防軍的第1大敵。
而美國毫無疑問也將中國海軍作為了1個重要的敵人,美國在大西洋方面只有6艘戰列艦,而且還有兩艘是6炮塔無畏艦的懷俄明級,而太平洋地區的戰列艦幾乎是3倍於此,擁有11艘超無畏艦,包括了3艘406mm口徑的科羅拉多級戰列艦。
除此之外,令人更為忌憚的實際上是美國的工業能力,不過國防軍軍部各部並不算非常擔心該事。
其1,是對中美關係的較為樂觀的預判,太平洋地區發生戰爭的可能性相對較低,在經濟上行的情況下,兩個大國要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羅斯福之前,美國都是1個小政府國家,哈定及其繼任者柯立芝都相信,美國無與倫比的社會是自願原則的完美產物,政府只會搞砸它。
哈定每周都會將大量的時間放在娛樂上,柯立芝則保持著每晚11個小時的睡眠。
這時期的美國總統紛紛啟用保守派的人,主張降低稅率,節約政府開支,努力縮小聯邦政府規模,在柯立芝看來,理想狀態下,美國政府消失後的很長時間裡,美國民眾都不會察覺自己少了1個政府。
推動美國經濟和工業發展的推手是企業,美國不必擔心其他國家的入侵,唯1能夠推動美國主動發起對外戰爭的推手只能是不斷擴張的資本,但,且不論複雜的前置條件能否達成,就算如此,這把火第1個要燒的也是英法這些老牌帝國。
而中國則不1樣,中國的政府是全世界最大的政府,穩定的政治體制讓激進的軍事冒險成為小概率事件,國家傳統使得中國1直走在更穩重的道路上,本身便抗拒捲入任何1場非必要的戰爭。
因此,即便是中美兩國發生戰爭,也大概率是歐洲戰爭的擴展,而對於美國來說,歐洲是首要目標,而以歐洲戰場的烈度來講,老美能分出多少力放在太平洋地區就很難說了。
其2,是對太平洋的自信,廣袤的太平洋可以最大程度的抵消美國對中國的工業優勢。
而中國的民船造船業的潛力要遠勝過美國,潛艇和反潛作戰都有著較深入的研究,中樞對於戰爭時期的海上運輸保障有著充分信心。
最後,自然就是對於自己的信心了,毫無疑問,正常穩定的發展下去,中國的工業想要匹敵美國並非是1件不可能的事情。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