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李凌又在張禾豐府上盤桓了三日,多是與兩位儒林宗師談一些學術和修身養性方面的內容。二老對這個晚輩也頗為欣賞,自然是知無不言,倒是讓他在書文心性一道上有所精益,整個人的氣質都似有了一些提升。
不過李凌終究是喪事在身,不能在徐州逗留太久,於是三日後,便告辭啟程,再往江城縣而去。而這一回,一路上就再沒有任何的阻滯了,順順利利地,他們這一行車馬便來到了李凌的故鄉,此時距離他離此參加會試,都已經過去了十數年之久。
雖然李凌還沒有到感慨年華易逝,說什麼物是人非的年紀,可在看到那座熟悉的縣城時,心中還是感慨良多,忍不住便勒馬停步,仔細端詳了好一陣,才又策馬奔行,直到那此時看來略顯逼仄狹小的城門前。
江城縣的一切都似沒有什麼變化,城牆依然低矮,城門依然破舊,就連靠著城門作守城之責的那幾個老兵,看上去依舊和多年前一樣,顯得懶洋洋的。而那條直通城內的長街上的行人和店鋪也依舊是稀稀拉拉的,這就是一座最普通不過的中原小縣城的模樣了。
當看到這麼一大支車馬隊伍緩緩而來時,那幾個老兵明顯精神抖擻了一下。顯然在他們看來,這是哪支商隊從北而來,要入城稍作休整,如此自然免不了交上一筆豐厚的城門稅,自己等也能趁機弄些好處了。
可還沒等他們上前阻攔呢,當先便有一人主動過來,拿出相關官文往他們眼前一揚,說道:「當朝四品,轉運司少卿李凌李大人還鄉,你們速速入城稟報本縣縣令……」
李凌的名字一入耳,幾個老兵都瞬間呆住了。
對這位本縣名人,他們當真是如雷貫耳了。不光是他們就是整個江城縣,也沒人不知李凌大名,不以李大人為榮的。
因為江城縣這些年來實在沒出過什麼像樣的人物,科舉一途上除了李凌和徐滄二人在十多年前為縣爭光外,其他最多也就考中個舉人。如此,作為唯二的進士,而且還是在短短年月里直入中樞,成為朝廷四品官的李凌,自然成了無數鄉人掛在嘴邊的厲害人物。
這些年來,多少人在吹噓自己和李大人當年有過什麼什麼交情,和他一起喝過酒,讀過書……可以說,李凌的名字早讓這一縣百姓聽得耳朵都起繭了。而現在,人們口中一直念叨著的李大人竟回來了,這如何能不叫人感到驚詫與興奮呢?
為首的老兵忙往後看去,一下就找到了騎在馬上,一副溫和笑容的李凌。他自然不可能真認識李凌,就算以前見過面,也不可能還記得其長相,但那氣質卻是不會騙人的,所以他趕緊撲上,大禮參見:「小的朱十三見過李大人……」說著,又連忙給身後還有些發怔的弟兄們打手勢,讓他們趕緊回縣衙報信。
其他人這才反應過來,有幾人告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聲罪,便轉頭往城裡跑,那速度之快,就根被老虎攆在了後頭似的,把沿途的不少百姓都給唬了一跳,以為這是出什麼變故了呢。
好在江城縣真不大,從城門到縣衙用跑的也就頓飯工夫。這兵卒氣喘吁吁地到了地方後,便趕緊沖衙門口的差役叫道:「快,快進去通稟大老爺,李……李大人回鄉來了。」
「李大人?哪個李大人?」那幾個差役還有些奇怪,反問道。
「李凌李大人,咱們江城縣的榮耀!」終於把氣喘勻些的老兵又解釋了一句,頓時讓對方幾個身子都為之一震,然後果斷回身,直奔進縣衙。
隨後,裡邊又是一陣慌亂和叫喚,半晌後,如今的江城縣令田秉文便率一眾官吏匆匆趕了出來。他們幾個一面走著,一面還在整理著衣衫,正著官帽,畢竟這時節在公房裡烤火,自然不可能把冠服都穿戴齊整的,此時聞報,個個都手忙腳亂。
但這時他們也顧不上自身的狼狽樣子了,當眾作著整理,口中問道:「真是李大人來了?他現在何處?」
城門口的老兵已經被帶進衙門,聞言趕緊上前稟報:「確是李大人來了,應該已經進城,很快就到……」
「那你們就隨本官出去迎一迎吧!」田秉文心下一喜,趕緊發話,三步並作兩步地直往外去,走到二堂出口處,他又想起一點,「你們趕緊去安排,讓本縣士紳人等也都來縣衙作陪,尤其是那位古老闆,聽說他與李大人交情極深。」
下屬人等連忙答應,搶先就往外走,以最快的速度去通知附近的那些士紳人等來縣衙參見回鄉的李大人。
這一番忙碌後,田縣令才帶了大家走出縣衙大門,再往北邊長街一望,就看到車馬隊伍果然緩緩而來。隨著這麼一支隊伍進城,立刻就引起了小城內不少居民的注意,許多人在道旁駐足觀望,議論紛紛,還有幾個小孩子居然跟著隊伍一路跑著,嘻嘻哈哈的,著實有些放肆了。
田秉文見此,眉頭便是一皺,剛想讓人過去疏散一下,突然又心中一動,李大人的隨行都沒有驅趕吵鬧者,顯然他並不在意啊。畢竟這些人都是李大人的鄉親桑梓,那點情分可不能壞了。所以很快的,他又調整了面上表情,笑吟吟地直迎而上,待李凌到跟前後,迅速拜倒:「下官江城縣令田秉文見過李大人,不知李大人回鄉,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李凌遠遠就看到了這些湧出縣衙的官吏人等,再看看周圍那些縣中鄉人們敬畏的眼神,心裡除了歡喜和那一絲得意外,也有些感慨。難怪古人要說一句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了,這種功成之後在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面前裝13的感覺確實挺爽的。
不過這種念頭也就那麼一轉瞬而已,他迅速便又端起身份來,笑著下馬,上前將田秉文一把攙扶起來:「田大人您這可是折煞李凌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了,快快請起。諸位,也快快起來說話吧。」後一句,自然就是衝著跟自家大人一起拜倒的諸多本縣官吏們說的。李凌這一眼掃過去,還看到了好幾張熟悉的面孔,那都是當初自己在縣衙里當差時,和自己共過職的差吏啊。
正所謂流水的縣令,鐵打的差吏,十年時間,足夠讓江城縣衙換上好幾任的縣令,可這些當差聽用的,卻有半數未變,就算是有變化的,也是兒子接了老子的班,其實人和關係還在是原來模樣。
眾人自然又是一番感謝,這才慢悠悠起身,然後隨著自家縣令,把李凌迎進縣衙,就在二堂大廳落座。
當李凌在縣衙與官吏們說著話時,李莫雲卻已經帶隊把李桐的靈柩運到了李家宅邸——這兒還是當初李凌終於有了舉人身份後在此買下的院落呢。當初只有一家幾口人時,倒還顯得有些空曠,但現在嘛,光是家中奴僕,就有好幾十人,這裡的兩進院子都住不下了。
好在現在那些人還沒趕到,所以李莫雲便與楊震稍作商議,後者帶一批人去本縣的館驛安頓下來,其他人則先把整個院子打掃乾淨了,再把靈柩停入,至於其他的,自然要等李凌回來後再作安排。
不過有一點李莫雲是可以猜到的,那就是這兒是肯定不能住了,無論地方大小,還是院子的規制,都完全配不上自家公子,必須在城裡另尋地方入住,或是直接選一個好去處,修建起一座符合李凌身份的大府邸來。
只從這一點,其實不少心思靈敏者便看出了李凌是個多麼自律,一心為公的人了。要是換成一般官員,有他的地位權勢,恐怕早就在家鄉蓋起大府邸,派人一直留在當地,甚至都有家人在此欺男霸女,無惡不作了。
可咱們的李大人呢,卻一直忙於公務,連自家的事情都很少考慮,要直到回到家鄉,才發現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在眾人的感慨中,李莫雲卻是熟門熟路地在這兩進的院落中隨意走動著,看著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心中感慨不已。他想到了當初,自己因某個目的接近公子,但他對自己卻從沒有懷疑過,真把自己當兄弟般照顧,尤其是樂兒姐,她更是對自己照顧有加……
而現在,他也有衣錦還鄉的感覺,對自小就隨師父邵秋息漂泊江湖的李莫雲來說,隨在李凌身邊的這些年,就是有了一個安定的家,而這兒,便是家的起點了。
所以,在留戀地走過看過這裡的一切後,李莫雲除了內心感到溫馨外,也打定了主意,可不能讓公子把這院子賣出去。那等自己老了,或許就可以住在這兒了,而要是她也能和自己一起住在這兒……
一個古怪的想法剛起,就被李莫雲迅速壓了回去。不成,我不能有這樣無禮的念頭,不能讓公子感到困擾。只是他的心,卻終究還在偷偷想著,那個溫柔的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