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在對外的外交國書上,確確實實一直稱自己為中國。
自號其為中原文化繼承之國。
可笑嗎?
不。
可悲!
契丹是中國,那趙宋算什麼?
《遼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會影響》、《契丹國志》、《佛學研究》、《民族與國家,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思想》等著作中,都有關於遼國自稱中國之可查。
而有一個故事,說遼太祖禮佛,希望祭天敬神,和禮祀大功德者,但是誰先誰後呢?
太子耶律倍回答說:「佛非中國教,孔子大聖,萬世所尊,宜先於佛。」
於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先祭祀孔子,再祭祀佛祖。
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這說明,契丹人已經拿自己當純正血統的中國文化繼承者了。
所以如果沒有駱永勝的橫空出世,大遼,是歷史上草原政權享祚最久的國家。
218年!
有人會說了,清朝時間不比遼國還長嗎。
清朝是統一了中國的中原帝國,遼國是沒有統一中國的批著草原政權外皮的中原帝國!
元朝雖然統一了中國,但他的本質還是草原帝國。
走的還是成吉思汗定下來的大蒙古政策。
所以國祚不到一百年。
可遼國呢。
明明是草原政權,也沒有統一中國,但他的國祚為什麼那麼久。
因其變更了自己的草原政權屬性。
遼國之所以這麼長壽,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燕雲十六州在遼國的版圖疆域中,僅僅連一成、半成都不到。
大草原多大,燕雲十六州不過才半個河北而已。
但是,燕雲十六州的人口卻占據了整個遼國六成以上!
《世界人口研究》中,卡爾--魏特夫認為,遼國的契丹族人口大概在七十至一百萬左右,渤海人(也就是女真、室韋等環渤海地區農耕漁獵混合經濟體民族)大概有四五十萬,而漢人則有二百四十萬以上。
葛劍雄先生的《中國人口發展史》則認為,如果算上長城以北,還有部分漢人以農耕形式來養活遼人的話,那麼漢人的整體占比應該還要提高。
這個比例,甚至有可能達到七成。
而在政治上,遼國有這麼一條規矩。
把遼國分為兩半,南院和北院派,也就是兩套中央班子,北院派的官和皇太后、皇后必須穿契丹服。
南院派的官和皇帝必須穿漢服!
所以我們看《天龍八部》動不動有什麼南院大王,穿契丹服是錯誤的!
南院派和皇帝,都必須穿漢服,不允許穿契丹服。
這是因為遼國不願意承認自己只是漢人口中的蠻夷。
他們才是中國!
這就是遼國長壽的原因啊,從文化上、經濟體的構成上、政權政治的穩定性上,遼國都搖身一變成為了具有鮮明中原帝國特色的國家政權。
趙宋的國祚為什麼可以超過三百年,是因為遼國的國運長。
遼國如果旦夕崩滅,那麼這就意味著中原帝國和草原帝國(其實就是另一個偽中原帝國)之間的平衡被打破。
沒有了遼國,趙宋就要面對大草原新興政權無序的衝擊和侵略。
那麼宋朝的國祚是斷不會延續那麼長的。
因為需要總結,所以聊的有些多。
會議繼續。
「現在遼國滅亡的原因恰是因其過於想要轉型為中原帝國,但卻又不能抹去自己骨子裡草原帝國的本性,以至於自己成了四不像。」
「我軍北伐,燕雲十六州面對我軍的征討,遼國上下選擇的竟然是放棄。」
「在生死存亡的關頭,遼國還是北院派戰勝了南院派,他們放棄的只是一個燕雲十六州嗎?
不,他們放棄的是人口占據自己國內將近七成,經濟占據超過八成的政權核心。」
「失去了燕雲十六州,遼國就又一次回歸了傳統的草原帝國形態。」
「而傳統的草原帝國,在面對強大的中原帝國時,唯一能夠依靠的抵抗手段就只剩下單一的戰爭手段了。」
「而打仗,我大楚的軍人,天下無敵!」
場內發出了一些笑聲,又很快安靜下來。
「我們已經總結了遼國滅亡的一些基本面的原因,更深層次的延伸,可能還需要討論一兩年,不要覺得朕這是在幹些華而不實的事情,朕告訴你們,這種反思會必須開!」
為什麼要開總結會,為什麼要反思。
因為前車之鑑後車之師!
遼國亡國了,作為滅亡他的大楚,百官和將士都可以開心,唯獨駱永勝沒時間高興。
他得去想。
遼國出現的問題,大楚不能出現!
絕對不能!
「如果咱們大楚能夠滅掉一百個國家,就可以總結一百個國家滅亡的原因。
這樣,咱們大楚就不會亡國了。」
駱永勝開了句玩笑,引起一片大笑聲。
天下能有一百個國家嗎。
「遼國錯在放棄了燕雲十六州,是因為遼國上下沒有目光高遠的政治戰略家,他們狹隘的只以草原為根。」
「既然要以草原為根,那又為什麼要推行南北院兩派分治,搞什麼漢皮虎骨,弄的自己人不人鬼不鬼。」
「我們要吸取這個教訓,要明確,要保持純粹。」
「我們要堅持文明統一、思想統一、政治理念統一的核心精神不可動搖。」
「我們不能去整什麼漢胡並存,整什麼民族共和,取長補短。」
「進了中國就是中國人,胡族也必須是中國人!」
「必須接受漢文化,他們的文明要毀滅,他們的書籍要焚毀,他們的思想要淨化!」
「三代人之內,只要生活在中國國內的人,都必須是純正的中國人,這才是一勞永逸解決內患的唯一辦法。」
「對於任何有想法搞分裂、搞民族分化的,要堅決剷除,這一點上,駱成武就做的很好。」
所有人的臉皮都不由自主的一抽。
駱成武做的很好?
呵,這次在草原上前前後後屠了一百多萬人。
是好,真好。
一勞永逸,斬盡殺絕能不好嗎。
會場內的氣氛越來越冰寒,讓某些人有些不適。
但更多人卻興奮的兩眼發光。
他們看到的,是一個偉大帝國正在崛起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