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遼興宗興兵十萬,主要動用的,還是蕭惠的北院麾下,蕭惠部一共是6萬人,幾乎占據了整個伐夏部隊的一大半,除了蕭惠的6萬人之外,只剩下4萬人,但是這個4萬人,幾乎占據了一大半的消耗。
因為精銳鐵林軍,還有諸多的文武大臣,他們大小號非常驚人,在遼興宗拒絕了蕭惠的建議之後,實際上結果已經註定了。
後勤壓力很大,可是變化也是有的,那就是蕭惠部,不但不用自己消耗,還能夠支援一部分給遼興宗,再加上之前做出了準備,從金肅城,還有其他地方緊急調動過來的資源,都供給了遼興宗這邊。
雖然有這麼多的變化,可是遼興宗的恣意妄為,還是付出了代價,他們走過的,是西夏破壞最為厲害的一條路,在這一條路上,根本不可能獲得任何的補給。
遼興宗在走到半路的時候,就已經覺察到了不對了,可是固執的他,一條道走到黑,哪怕錯,也要這麼錯了下去。
500里的沙漠,對於任何一個部隊的行軍來說,都是一場噩夢,唯一慶幸的是,遼興宗的前面,有蕭惠。
蕭惠在出發之前,在金肅城附近,留下了一批補給,在越過了沙漠之後,也主動出擊,進攻了一系列的西夏城市,哪怕西夏堅壁清野,面對著無孔不入的騎兵,在加上西夏的控制,就算是堅壁清野,也不可能的做到完全的狀態,一些不太遵守西夏規則的部族,或者是偏遠的部落,他們根本就沒有走。
蕭惠並沒有去很遠的地方,只是派遣了騎兵,搜索了周圍幾百里,獲得的東西有限,可是這些有限的東西,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當蕭惠把一部分的糧草,送給了遼興宗,並且接了遼興宗出來之後,避免了更大規模的損失。
在戰場上面,一點點的改變,就足以影響巨大,更別說,北宋這樣,恰到好處的幫忙,用一部分的物資和路線,改變了固有的命運,讓本來大規模損失的遼國,損失不大。
最終,遼興宗的部隊,損失也在接受的範圍之內,死了1萬匹左右的馬。
這對於北宋來說,是不可能承受的巨大損失,1萬匹馬啊,哪怕是最簡單的那種馬,也是100萬貫,錢多錢少還算是其次,關鍵是買不到,這比損失幾萬的部隊,還要大,而且大的多。
可是對於遼國來說,地大物博,極限最少可以動用200萬匹馬的,一匹普通的馬,在遼國的價格,可能連一貫都不到,如果換成北宋的特有產品,甚至連幾百文都不到,這樣的損失,只能夠稱之為毛毛雨。
這就是差別,經濟,政治,物產上面的差別,這個足以讓總管一級大臣下台的的死傷,在遼國看來,根本無所謂,先不說,蕭惠還俘虜了差不多3000匹馬,在遼興宗的隊伍之中,馬死了,都是非常普通的馬,戰馬當然會有限照顧,而且1萬匹馬,也沒有浪費,吃了馬肉,也讓遼國的主力,沒有更多的損失,
馬,除了可以加快移動的效率,大範圍的穿插攻擊之外,最大的效果,實際上,就是作為糧食。
蒙古崛起之後,派遣了兩個萬人隊,不遠萬里,打下了整個歐洲,看起來那麼匪夷所思的,對於農耕文明來說,別說是一萬公里,就算是一兩千公里,都可以稱之為遠征了,從汴梁到隴西,最多不過是2000里左右,軍費和後勤會是噩夢,1萬公里,這是這個的十倍,到底如何解決後勤問題。
蒙古之所以做到這一切,一方面,是因為就食於敵,在敵戰區搜索,獲得物資,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為馬。
蒙古的遠征軍,所攜帶的馬匹,都是蒙古馬,個頭不高,卻耐力很好,最關鍵的是,他們選擇的大部分都是母馬,這樣會減少一些特性,卻帶來了更加出色的效果。
在某些,沒辦法找到足夠食物的地方,只要有草,他們就能夠生存下去,因為母馬可以產馬奶,在沒有食物和水源的前提下,馬奶成為了天然的食物,可以供給他們,越過的無數艱難險阻。
這也是遼興宗穩定的根源,看起來,他們沒有攜帶任何的補給,看起來,可能堅壁清野,可是只要有大量馬存在,就不成問題。
遼興宗沒有想過,沒有周文秀的幫助,沒有那個特別的路線,10萬軍隊,20萬匹馬,他們的消耗是多大,最少會損失掉一半以上的馬,甚至更多。
有驚無險度過了沙漠地帶,1萬匹馬的損失,對遼國而言,也不是很大的損失,甚至還減少了一下後勤的消耗,蕭惠在遼國主力已經度過了沙漠天險之後,開始快速的行軍,這裡距離興慶府,距離不遠了。
越過500里沙漠,逼近賀蘭山,這個元昊早就準備好戰陣這裡,這也是預設的戰場。
元昊很是失望,因為他之前的預計的,最少會讓遼國損失10萬,甚至是12萬匹馬,這個連一點零頭都不夠,說實在的,在遼國大軍雲集的關口,他不敢大量的派遣探馬,到沙漠之中,但是當遼國越過了沙漠之後,他就開始行動了。
大量的偵騎出動,把遼國的情況給納入其中,結果讓他鬱悶,不過,元昊當然不會只訂立一步,堅壁清野只是第一步,也是最簡單的一步,世人都會想到,可是斷糧道和後勤,就是第二步了。
遼國主動的進攻西夏,他們的後勤補給線非常的漫長,在這個時間之中,在沙漠之中,根本沒有安全的所在,只要一批精銳,就可以不斷的行動。
本土作戰,相當的熟悉,所有的騎兵,都是非常熟悉沙漠裡面的獨特環境的,他們哪怕是一小隊一小隊的行動,也不會出現,問題,更不會迷失。
元昊最少派遣了40隻隊伍,最少是5000多精銳騎兵,他們散步在沙漠的任何地方,在這些地方不停的出動。
後勤問題,從來都不是遼國最關注,不但後勤補給較少,甚至連後勤的護衛人員也少,在短短的半個月時間之中,最少有20隻後勤隊伍,遭到了西夏的攻擊。
之前,或許因為固執的關係,他並不贊同蕭惠的做法,可是有了沙漠之中的親身經歷,特別是可能造成的後果,他也知道後勤的重要性。
在度過沙漠之後,他派遣了不少的後勤隊伍,從遼國境內,大量的調動物資,可是這些物資,只有很少一部分,越過沙漠,進入到營地,其他的都被劫走。
這下子,連遼興宗也坐不住了的,哪怕是他不怎麼懂得軍事,也很清楚,一旦沒有了後勤,沒有了糧食,他們面對的,將會是一場災難,一場的如同滅頂之災一樣的災難。
派人多,就影響到了面前的一戰,派人少,那就是送菜,特別是沙漠之中,複雜多變的氣候,從某種意義上面,一個災變性的天氣,就足以讓一隻部隊全軍覆沒。
這就是一個兩難的局面了,固執的人,在某些事情上面固執,聽不進去任何人的說法,可是一旦遭遇了挫折,很容易就想到之前犯的錯誤,就會改變這個錯誤。
遼興宗沒有在正面,回應這些,可是心態上面,已經發生了改變,在內心深處,甚至想要的撤軍。
同樣的心態,在眾多的大臣的心中,也是出現,特別是一些善於揣摩聖意的,雖然遼興宗從來都沒有說要退兵,可是在一定的程度之下,已經表現出來了這個心態,這些大臣們開始造勢和上書。
遼興宗雖然把這些壓下去了,可是遼軍的士氣,已經發生了變化,這已經影響了整個戰爭的進程了。
元昊不知道在遼國發生了什麼,可是他深深知道得人心和一些戰場局勢的把握,他在第一個堅壁清野,第二個斷絕糧道,當這些都已經做到之後,他開始了第三個計劃,偽裝請降。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的,元昊的布置,一環套這一環,不但把握了戰場的局勢,也把握到了人心和政局。
在截斷糧道之後,為了蒙蔽遼國,元昊主動的求和,並且許下了非常誘人的條件,把姿態放在非常低的位置。
不但元昊本身,會親自到遼興宗的面前,賠禮稱臣,同時,會拿出來一大部分的領土和資金,用於賠償,這個數量不算很多,可相對於西夏的財富而言,已經很多了。
遼興宗討伐西夏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的滅亡西夏,只是為了教訓西夏,在河北的方面,沒辦法對北宋進行攻擊的前提下,一個聽話的西夏小弟,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元昊要低頭。
現在,在戰場上面,暫時只是焦灼狀態的時候,卻達到了最終的目的,畢竟接下來,就算是戰勝了,也未必能夠達到這樣的結果。
頓時整個遼國朝廷,都開始討論,並且同意了這一個建議,當最終匯總的結果,匯報到了遼興宗這裡,遼興宗雖然藉口的考慮一下,卻沒有駁回這個,而是收下了,誰都知道,同意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