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楊家的事情已經查清楚了,皇帝本來是打算人證物證找齊了過一過場的,結果,楊家死得差不多了,兇手也死了,皇上嘆氣歸嘆氣,楊家的事情還得解決。
蕭炎失蹤本是蕭准動的手腳,雖然蕭炎有些準備,沒有丟了一條小命,但當時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更悲劇的是,蕭炎受了傷,還落到了王大同手裡,若非王家小姐,也就是那位大俠,本名叫王曉霜的,蕭炎差點就讓王大同宰了祭旗。只是蕭炎雖然沒死,但蕭准動作快,不等蕭炎有什麼動作,先一步宣布了蕭炎的死訊,接著又跟楊家三爺合作,動不了平梁寨,就拿涼州守城的小將作為匪首,斬首示眾拿下功勳,同時將他們暗中招買的人馬順理成章的放到涼州軍中。
他們計劃得好,蕭炎一死,再鎮壓了涼州百姓,那涼州就在他們掌握之中。涼州本身就是平郡王的封地,只是平郡王在京中開府,只能遠遠地操控,這次留在後面善後自然是存了擁兵自重的心思。至於楊家與蕭准合作,自然是蕭准許諾了日後相助二皇子,二皇子手上有軍功,但論勢力還是不及太子,能得蕭準的許諾,楊家自然高高興興的同意了,卻不知,二皇子常年遠遠地在北疆帶兵,就沒有爭奪儲位的意思。
楊家和蕭准算計的周全,卻錯漏了一些,比如房燕,比如王曉霜。
王曉霜是王大同唯一的妹妹,打小在山寨中長大,練得一身的好功夫,又有一顆俠義之心,在涼州是鼎鼎有名的大俠。王曉霜雖然做著女漢子的事,卻有一顆少女心,喜歡的便是涼州守城衛的一員書吏,那書吏不懂武功,卻跟王曉霜情投意合,王大同雖然嫌棄對方弱得白斬雞一般,但妹妹喜歡他也沒有反對,沒想到,楊家和蕭準的計策之下,那個書吏成了第一批枉死的人。
王曉霜也是個烈性的,心上人死去的時候,既存了死志,更存了報仇的決心,於是王曉霜獨子離開平梁寨,葬了心上人之後,等著機會,在蕭准以為事情平息下來放鬆了警惕時,先殺了蕭准。接著便趕往京城,第一個便是趁亂殺了楊家最有前途了小公子。
王曉霜計劃十分周全,要殺了罪魁禍首蕭准和楊三爺,還要兩家斷子絕孫。蕭準的兩個兒子大的不過十六,小的才十四,蕭准將兩人帶過去想給兩人攢點功勳,以後好出頭,沒想到倆小的妄自尊大,不用王曉霜動手就把小命玩完了。而楊家人都在京城,王曉霜藏在暗處,加上涼州來的流民敬重她的俠義,一個個豁出命來替她頂罪,在線索越來越亂的同時,王曉霜也順利地復仇成功。
王大同知道小書吏身死的消息便心道不好,緊接著蕭准被毒殺,就更清楚是妹妹所為,生怕妹妹出事,便揪了蕭炎趕來京城,就是想著,若是王曉霜被人拿住了,就拿蕭炎作為人質,沒想到緊趕慢趕,最後還是沒趕上。而王曉霜,本來雖存了死志,卻沒打算死在京城,想回去跟心上人死在一起,卻沒想到那麼多人出來替她頂罪。王曉霜心思聰敏,心知她若是不死在眾目睽睽之下,那些人只怕都洗脫不了罪名,於是在王家靈堂前殺掉最後兩人之後,便當著眾人的面自殺了。
林秋航和蕭炎嘆惋之餘,也十分佩服這位奇女子,人都已經死了,便求了皇帝,允許王大同帶了妹妹的骨灰回涼州。王曉霜的舉動雖難免偏激,但涼州枉死百姓的家屬感激王曉霜,為她立了祠,多年之後依然香火鼎盛。
皇帝當初讓楊家參與剿匪,是給楊太尉的體面,沒想到最後牽連出這許多罪名,皇帝不能饒他,但看他已近畫家之齡,三個兒子老二死得早,老大早就被酒色掏空了身子,老三加上孫子們一死,已經完全沒了生氣。說到底這件事是老三自作主張,楊家其他人並沒有參與,終究念著楊太尉早年的功勳,令他帶著家眷離京,卻剝奪了楊家後嗣入仕的機會。
二皇子才回到京城沒多久,之前因為楊家的態度,他還跟楊太尉談過,但楊家並沒有收斂什麼,如今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二皇子也沒有為楊家求情,而是向皇帝遞了摺子自請離開京城。
皇帝目前還沒有換儲君的意思,首先太子足夠優秀,雖然太子妃惹了些麻煩,但總體來說,皇帝對這個兒子,以及太子的嫡長子都很滿意;其次,皇帝年紀還不算大,精力也還算充沛,一點都沒有早早退位的打算,若是太子一動,其他的皇子自然更能惹出許多事情,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皇帝絕對不會動搖太子的地位。皇帝心裡清醒,所以二皇子自請離京的時候,皇帝便將年紀大些的幾個皇子都封了王,不過如今已經沒有了親王就藩的規矩,除了二皇子,其他人依然留在京中。
二皇子冊封靜王,封地就在北疆,二皇子將靜王妃和其他子女都留在京城,只帶了長子蕭文昭一同去了北疆。
璃清這才知道,自家養了半年多的小表弟,居然是二皇子的長子。聽說文昭的生母是二皇子身邊自小服侍的宮女,後來有了身孕雖不合規矩,但因為二皇子本人堅持,就將孩子留了下來,但文昭的生母終究沒有活下來。靜王妃自然厭憎極了文昭,所以文昭雖然有二皇子疼愛幾分,日子確實過得不大容易,尤其是二皇子出門在外的時候。
二皇子心中也有數,但就算他在文昭身邊留了人,也不能顧及到方方面面,如今文昭年紀也不小了,便帶了文昭同去。文昭走前,到林秋航家中拜訪,小湯圓早就不記得他了,見了他就抓他頭髮,文昭也不惱,拿了專門準備的禮物給他,也有給安晴的,叫璃清轉交。
二皇子一走,這件事也算告一個段落。王大同帶了王曉霜的骨灰回涼州,倒沒有再要求蕭炎跟去做人質,而對於平梁寨,朝廷也採取了招安的辦法,正好涼州守軍當中蕭準的人也需要剔除。
皇帝本來是要蕭炎再去接手涼州的事,但蕭炎死活不肯,端王也是個疼兒子的,皇帝嘆息之後,便將自家老五,剛十八歲的康王派過去了。康王也是個妙人,有皇帝嚴格的教導,這個兒子也不管文采還是武功也都不差,腦子也比老二一根筋好使,就是懶得很,皇帝許諾了三個美人,才將康王扔了過去,據說還要求皇帝先寫文書,氣得皇帝險些將這兒子打了一頓。
不知不覺間就到了五月,林家的新宅子也整頓好了,林秋航和璃清都不喜歡亂鬨鬨的辦宴席,就只請了熟悉的人過來吃一頓酒,算是進了新宅子。
安晴趕著自家搬進新居之前趕了回來,一同來的自然是形影不離的丁鳳景。璃清自然不會忘了安晴,就算住的時間不多,那也是自家女兒,哪能她的房間都不留,那不是成了外人了,何況,璃清對安晴這個女兒,可以說寵愛非常。
安晴特意提前趕回來,就是為了自己布置自己的屋子。林家新買的宅子夠大,人又不多,璃清直接把風景極好的一個小院子劃給了安晴,她要求自己布置,璃清也沒有干涉,留著等安晴自己折騰。安晴還小,要說她設計布置的院子,璃清還真沒有多期待,不過丁鳳景也是名門世家出來的公子哥,就算不懂,欣賞水平應該還不錯吧。
璃清將院子丟給安晴自己去折騰,不過在準備搬新居之前,還是好奇的去看了眼安晴自己弄的院子。璃清抱著小湯圓走進安晴的院子,不過走了幾步,就再也走不動步了,看著跟個動物園一般的院子,璃清忍了又忍,終於喊道:「林安晴,你給我出來!」
「啊?娘,你怎麼來了?」安晴提著一個鳥籠子,丁鳳景走在後面,手裡牽了一隻不知哪裡找來的狍子。
璃清看了眼縮了縮脖子的小兒子,壓了壓火氣,道:「這是怎麼回事?」
「是女兒的院子啊!娘是不是也覺得特別有生氣?娘要是喜歡,晴兒可以給娘親也布置一個!」安晴頗為興奮,「師父說了,南山上有一種極漂亮的鳥兒,去給晴兒捉了,等捉回來,就放在那裡,娘覺得好不好……」
「……」好什麼好,璃清現在覺得,答應安晴自己布置宅子就是個錯誤。看了眼滿園子的各種動物,璃清心塞之下,直接將鳥籠子扔到一邊,揪了安晴的耳朵,帶到外面說活。
不說璃清,就算林秋航也忍受不了在宅子裡放許多動物的行徑,又拗不過女兒,沒能將那些鳥啊、獸啊全部宰了燉了,只得通通扔到城外的莊子,眼不見心不煩。
五月十八,鞭炮聲中,林秋航一家子終於搬進了新居,新宅子皇帝賜了牌匾,上書寧郡王府,林秋航的身份算是正式公開。因為端王對林秋航以及他早逝的母親的愧疚,端王特意為安晴求了郡主的封號。
端王府的賀禮是蕭炎送來的,帶了熊孩子蕭睿明一起過來,林秋航雖不待見端王,但蕭炎這個兄長還是認的。而丁家也正式上門提親,將安晴和丁鳳景的婚事定下,約好等安晴及笄,便迎娶安晴過門。
端王妃煎熬了二十多年,這一年多來更是波折重重,本來就千瘡百孔的身體終究熬不住了,在秋天過世。端王在王妃喪禮過後,就請旨由蕭炎承爵離開了京城。
端王本意由林秋航承爵,但因為梁映秀的關係,林秋航不願進端王府,只答應將來會讓長子林霄接替蕭炎的位置。
璃清和林秋航留在京城,沒什麼事做就在城外的莊子種植各種染料和香料,終於在安晴出嫁時,為安晴染成一匹天香錦,請了京中最好的手藝人,為安晴製成獨一無二的嫁衣。晴好的天氣,安晴披著光華流轉的大紅嫁衣,被丁鳳景牽著走上花轎。
看著捧在手心的女兒用最美的姿態走出她的羽翼,璃清有些心酸落淚,道:「我這麼美的女兒,為什麼要送給別人!」
林秋航握著璃清的手,笑道:「放心,你那麼俊的夫君,絕不會送給別人。」
兩人相視微笑,初夏的微風帶著晚櫻的芬芳,格外醉人。
------題外話------
我知道我會被拍爪子,然而,就是這樣,璃清和林秋航的故事就這樣了。本來在pk失敗的時候,就認真考慮過後面的問題,但最後還是決定把這個故事寫完。不過,因為一開始節奏就比較快,故事也比較簡單,所以計劃的字數也確實就這麼多。
接下來,打算寫古代的璃清穿越現代的故事,第一次嘗試現代寫法啊,大家看喜好,喜歡就看看,不喜歡也不強求。
好啦,謝謝新老朋友們一直以來的支持!撒花~
第一百零七章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