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發走報喜的人,白秉德又讓鹿三去請屠夫,挑了家裡最大的一頭豬殺了,做下十二件子的豐盛席面,款待親朋好友和幾乎整個村莊裡的鄉黨。
然後開祠堂,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白家列祖列宗,這一幕落到白鹿村人眼中,羨慕者有之,嫉妒者亦有之。
而鹿泰恆則是滿肚子的酸氣,回到家裡當著鹿家人的面嘀咕道,「當年泰和中秀才的時候都沒這麼大陣仗。」
這話連鹿泰和自己都沒好意思接,他當年考上秀才都多大年紀了?白嘉軒現在又是多大?
鹿泰和明白,他能考上秀才已經是極限,當年朱先生十六歲考中秀才,現如今白嘉軒還不到十六呢,朱先生幾年後就中了舉人,白嘉軒八成也能考中,秀才還不算什麼,舉人那可就不得了了。
鹿泰恆也清楚這一點,所以發完牢騷就開始想解決辦法了,他瞅了一眼鹿子霖長嘆一聲,哎,都是從小一塊兒玩到大的,怎麼我家孩子就差這麼遠呢?
「子霖,你年紀也不小了,既然學不出來,那就回來幫忙幹活吧,早點娶個媳婦兒,給鹿家繼承香火!」
哎,兒子是沒指望了,那就趕緊生孫子,瞅瞅孫子裡能不能冒出個讀書種子來,要不然今後就要一直被白家壓住了。
鹿子霖十分委屈,白嘉軒之前也不見得比我強啊?為啥最近變化那麼大?他哪知道對面早就換人了。
考中之後,李明浩忙活了好些天,在家宴請親朋好友,去縣裡答謝縣令,和同科得中的其它秀才聚會、飲酒作詩……直到半個月後才清閒下來。
重新回到白鹿村,白秉德終於跟他提起了人生大事,「嘉軒,最近鹿家正在給子霖說媳婦兒呢,你年紀也不小了,是不是也該把婚結了?」
李明浩當然不想這麼快結婚,他也早就料到這回回來白秉德肯定會催他,於是拿出了準備好的理由,「先生說我這幾年正是讀書的好時候,讓我不要耽誤了,我也想好好學幾年,等將來中了舉人再說吧!」
一聽到舉人兩個字,白秉德不說話了,他固然急著抱孫子,可要是為此耽誤了兒子拿下舉人功名,那就太不划算了。
「好,那就再等幾年,等你下次考完試再說!」白秉德應了下來,他已經想好了,下次要是能中自然皆大歡喜,到時候金榜題名和洞房花燭一起辦,來個雙喜臨門。
要是運氣不好沒中……不可能不中,自家女婿能中,那嘉軒也一定能中,到時候再在村里熱鬧一番,然後藉機把祠堂翻修下,他這輩子就值了。
在家裡呆了兩天,李明浩便重新回到白鹿書院,打算繼續聽從朱先生的教導,開始為鄉試做準備。
可朱先生卻另有安排,「嘉軒,你的八股現在已經入了門,我這邊能教你的東西都教你了,你繼續留在我這兒我學不到啥。」
然後他拿出一封書信,「你拿著這封信去關中書院,從今往後就在關中書院求學吧!那裡面的老師學問比我好,你到了那邊也要好好學。」
要論儒學方面的造詣,李明浩並不覺得關中書院能有幾位老師比朱先生厲害,不過考舉人的話,去關中書院確實是更好的選擇。
因為關中書院畢竟是全陝西乃至整個西北最好的書院,每次鄉試都有不少學生中舉,在應試技巧方面肯定比朱先生強。
李明浩謙讓一番,見朱先生態度堅決,便答應下來,雙手接過書信,朱先生點點頭,給他說起了關中書院的情況。
書院有那幾位有名的老師,每年束脩幾何,在西安城求學每個月又要多少開銷等等,以及叮囑李明浩,千萬不能被西安城的繁華所迷惑,萬事以學業為上。
「學生記住了!」李明浩一一應下,經歷了後世的繁華之後,如今的西安城在他眼裡實在是談不上有什麼太大誘惑。
衣食住行這些自不用說,那怕是娛樂業,如今的西安也沒了盛唐時「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的景象,而且多是小腳姑娘,也沒「胡姬壓酒」,李明浩壓根就提不起興趣來,朱先生的顧慮是白擔心了。
「晚上在我這兒吃飯,我給你踐行,明天一早就回去跟你爹商量吧!」說完正事,朱先生帶著李明浩回到後院,招呼李明浩的姐姐做飯。
吃完飯,倆人難得的閒聊起來,李明浩趁機說起了自己上次去西安城的見聞,還把那幾本書拿了出來。
朱先生的臉色有點不太好看,「怎麼,你也信了店主的話?打算走一走終南捷徑?」
「並非如此,學生只是覺得,我中華自古強盛,為了近幾十年卻屢受西洋諸國欺辱,故而想一探究竟!」
朱先生這才點點頭,「雖說你現在看這些書還有點早,不過既然買了那就繼續看吧,只是仍需以學業為重,不可把過多心思放在這上面。」
說完朱先生便翻看起來,當看到志剛對海灘浴艷羨不已時,朱先生很是不滿;當看到西班牙女主伊莎貝拉時,又沉思良久。
等他翻到曼徹斯特紡織業的篇章時,李明浩試探著說道,「洋人這紡布的本事,竟然如此厲害。」
朱先生搖搖頭,「男耕女織本是天理,英吉利人用機器紡布,與婦女紡布相較勝之多矣;然穀賤傷農,恐怕英吉利鄉間自此再不聞織布聲,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怕是越來越不好過了!」
朱先生的目光倒也敏銳,英國紡織業的發展和小農經濟的破產是緊密相連的,羊吃人的故事,讀過書的人都聽過。
可惜他的目光也只落到了那些破產農民的身上,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種大工廠生產究竟給英國帶來了什麼,又會對中國帶來怎樣的衝擊,這或許就是所謂的歷史局限性吧!
這讓李明浩不由得想起了小說中,朱先生對自己的評價,「我自知不過是一隻陶缽!」
這個評價倒也中肯。
第113章 陶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