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摻雜著濕潤的腥鹹味緊一陣慢一陣的吹向赤山港。
顯慶三年的夏天,一支船隊正在進港。
碼頭上,無數的人都在翹首以盼,列隊歡迎。
「來了來了,藍色的九頭蛟旗來了!」
登州刺史帶著赤山縣令等一眾大小官員,以及赤山港十三行的掌柜們都起身。
連同碼頭上的那些裝卸貨物的力工,港灣里船上的船長水手們,都一起停下了手上的動作,一起迎接這條緩緩駛入港口碼頭的船隻。
藍色的九頭蛟旗,代表著一個人。
那就是藍溪李溪,在這片沿海他還有一個名字,大家私下裡稱他為安東王、海王。
這個男人當年從長安來到這裡,在這個荒涼的小海浦樹了根旗竿,三年後,這裡已經成為大唐最為新興熱鬧的海港了。
無數的商船匯聚,包攬了幾乎整個海東與大唐的商貿,高句麗的奴隸、新羅的婢女、百濟的糧食,還有倭國的銀、銅,靺鞨的皮貨等等。
港口的拍賣大廳,每天都安排的滿滿當當的,這座港城一年光是奴隸的成交量就在十萬上下,如今不但是海東的高句麗奴隸、靺鞨奴隸、百濟奴隸、新羅奴隸、倭國奴隸、蝦夷奴隸,甚至更遙遠的東北之地的那些流鬼國等地的北荒蠻夷也都出現在交易所。
而來自南海的奴隸也很多,許多商船從南洋駛來,滿載著各式各樣的黝黑的奴隸,有來自交州、林邑等地的蠻夷,也有來自南海諸島上的蠻夷,反正不管是哪裡的蠻夷,在那些捕奴者、販奴者眼裡,那都是有價值的。
而赤山港,現在已經一躍成為大唐最大的奴隸港。
每年十萬數量的奴隸在這裡買賣交易,這些交易的奴隸有些被運往長安,有些被販往諸道挖礦、種田,也有許多被貶往邊疆各地墾荒屯田,還有一些甚至被運去原百濟、新羅之地的安東道種植、挖礦、做工。
巨大的貿易帶動了這個港口,兼之這幾年海東安東道的迅猛發展,使得這座李逍指點的安東-中土轉運港日新月異。
赤山港的興起,也離不開許多長安勛戚權貴們的支持,事實上,赤山港也早就成了各家權貴們的利益所在。
赤山有十三行,不是普通的行會,而是商行,十三家超級巨大的商行,每家商行背後都有幾家甚至數十家權貴勛戚士族的聯合。
基本上,如今赤山港所有的行業,都壟斷在這十三家商行手裡。
赤山港起於李逍,而成於十三行。
十三行每年向朝廷上繳的商稅都達到十幾萬貫,每家商行一年都上繳萬貫之多,而這還只是商稅,每年十三行還會以各種名義向朝廷捐輸,向皇帝上貢,這個更是大頭。
這三年來,十三行以皇帝萬聖,皇后誕辰,太子誕辰,征西突厥、鎮安東、伐吐谷渾等為名,累計向朝廷和皇家捐銀百萬兩。
這可是捐銀,不是捐錢。
赤山港以商貿為主,交易量大,因此主要還是以白銀交易為主,他們使用安東錢莊所鑄造的銀元交易,一枚銀元為一兩,實際含銀八錢八,這種銀元鑄造標準,不易偽造,不用稱量可直接按面額交易,使用方便,兼之又有安東錢莊的銀票做為輔助,使用銀票甚至更加方便,這導致了如今赤山港里只見銀元和銀票交易,不見中原的錢帛交易,只有在小額買賣時才會用到錢和帛。
一枚銀元標額一兩,但因為成色好、鑄造標準、信用高等,其依然能兌換五貫銅錢。
三年向朝廷貢獻一百萬兩銀元,實際上就是進貢了五百萬貫錢。
這筆錢之巨,甚至超過了朝廷傳統的四大港之合,登州港、揚州港、明州港、廣州港這四大港每年向朝廷繳納的稅賦那是遠遠不及赤山港,連這些年新興的杭州港、泉州港的稅收也更是拍馬不及。
正是因為這巨額的貢獻,才讓朝廷對赤山港青睞有加,全力的扶持。
赤山十三行,每行占據一條街區,因此赤山港現在有十三街。每家商行背後都是背景通天,但就算是這些通天的十三行,各行掌柜們也都親自來到碼頭迎接李逍。
十三行的掌柜們和他們背後的長安權貴們都清楚,赤山港能有今天的繁華,十三行能有今天的龐大利潤,都離不開李逍。
李逍是赤山港的締造者,這三年來赤山的發展全靠李逍這個引路人。
更何況,李逍本身也是十三行背後的東家,赤山港有不少賺錢的買賣,那後面都有藍溪李家的一份子。
船進港灣,駛停碼頭。
「大帥,登州刺史及赤山十三行掌柜都親到碼頭迎接來了。」
李逍站在甲板上,仔細的打量著赤山港,他早知道赤山發展的很好,但這幾年來一直呆在安東,並沒時間回來過。這還是他三年來頭一次再看到赤山港,當年他離開時,這裡還只是初具規劃,可如今,這裡卻真的已經繁華無比。
巨大的碼頭,高大的城牆,港口裡停泊著數百的船隻,碼頭上無數似螞蟻般的力工,這些都充分的說明了這個港口的巨大活力。
而這一切,他李逍是始做俑者。
「我已經正式卸任安東道節度使之位了,所以別喊我大帥了。」李逍手裡拿著一張捲軸。
「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太子少傅、太子詹事、秘書監、周國公。」
這就是現在李逍的最新官爵階位了,本來長安傳來的風聲,皇帝是要讓李逍回京做兵部尚書,甚至傳言他要拜相入政事堂的。
可最後給他的詔書,正式的職事卻是秘書監兼太子詹事,兩個三品職,但比起兵部尚書以及拜相來說卻還是差的遠。
李逍倒早就清楚,自己不可能拜相的。
可到頭連兵部尚書也沒授成,這還是有些意外,他原本還想等皇帝授他兵部尚書後他再推辭呢,這下倒也省了事。
秘書監和太子詹事,兩個都不算是什麼真正的要職,可又比較清貴的。秘書監是侍從贊相皇帝的,而太子詹事又是東宮官,很明顯朝中為了安排他回京也是費了番心事的,既不願意他就此一步跨入核心中樞,又不好打發個太隨便的職務,最後就這樣安排了兩個既貴又清的三品職。
或許是覺得虧欠了點,於是原本定的銀青光祿大夫的文散階,便改為了金紫光祿大夫,這是文散階的第四級,正三品。
至於上柱國,那是勛官,類似於軍功勳章,是他鎮守安東的功勳。
此外他的爵位又晉了一級,原本是樂浪郡公,而這次直接就晉升為國公了。
食邑加了三百,現在是一千三百戶實食封,大唐的國公不稀奇,朝中沒有千八百個國公,但百來個還是有的,若是再加上郡公、縣公,還真有千八百。
不過真封的國公較少,能有千戶以上真封的更是少之又少了,連現在朝中的幾位宰相,都沒幾個真封國公,也就是李績、李道宗這兩位一國公有郡王的封邑要比李逍高,其餘如李義府啊許敬宗這些就都連虛封國公都還不是。
不得不說,大唐對戰功確實還是很重視的,軍功封爵也不是虛的。